三年的菜园陪伴三年的宅男生活,来到2018年可以华丽转身回花园了,用三集回顾这三年菜园的点点滴滴。
高清链接:沙浦蠡园天台菜园回顾(上)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947

自从2014年末将天台花园的大树全部砍除之后,经过冬天的休整,终于在2015的春天重新开垦。经过2个月的平整土地、拆除旧棚架、补漏、播种、发芽、搭架,菜园已经走向成功。第一季的白菜、苋菜和香菜已经收获,丝瓜、玉米开始挂果,辣椒和节瓜正在开花结果,瓜棚已经搭好,2.5米的顶棚已经开始攀藤。等吃的节奏了。
高清链接:咱家的天台菜园(1)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344

3月7日,将旧的花坛掀倒,那个伤心啊。这棵柏树种了14年,花坛与房屋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竣工和同时投入使用的。柏树已经长到超过5米,就算其它花凋谢都不用担心长时间没淋水。当然,这个让我深恶痛绝老鼠冬天的窝终于给我端了。

要得到老妈的支持,首先还是得将裂缝补好,天面不漏水,这是前提条件,否则一切徒劳。去黄埔公园那里的水泥铺买了一包水泥,才24元一包,不过100斤的水泥一个人托上5楼还真的不那么容易。漏水的位置清理好了,但怎么也没发现裂缝,这让人苦恼了,补哪里好呢?

菜苗和瓜苗在萝岗市场采购,这里只有早上才有摆摊,中午就撤出。菜苗的包装有多有少,全部买几十元就有排种了。3月25日,采购第一批种子。

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花园的野花再度生出来了,花园变菜园转变华丽变身。春天来临万物生,春节之后的3月,菜园开始动工。

3月25日,第一批种子播下去,选择了最容易生长的玉米,希望有个好开始。

4月4日,小盆播种的瓜苗也长出来了,过多几天可以移植到菜坛里面了。

今天开垦了3块地,用旧花坛围边一块,这里种了辣椒。

4月11日,来车陂买竹子,2把2.5米和1把3.5米竹子,H3变身农夫兜,多功能车就是不一样,有需要的时候尽显身手。

4月12日,菜园栅栏搭设完毕,岑L帮手一起锯竹子,2.5米的锯成2半,插在菜坛上。4月19日,每次淋花,FG都抢着干。西面的主菜坛的苋菜和白菜也相继发芽了,这里的菜种使用散泼的方式,所以洒得好密,整块菜地都是种子。这个地块,砖头不够砌,从兄弟阿源的旧屋拿过来的。对此老妈又唠叨不停,本来都很重了,又放砖头上去,更容易压烂楼板。

4月29,今日买来喷壶,同阿婶要了些杀虫药,避免白菜全给虫子吃光了叶片了。

5月1日,玉米的长势可人,鼓舞着我。在没有施肥的状态下,长得不错;但是一边的皇帝菜就彻底失败了,稀稀疏疏地。干脆全部掀翻,重新播种,选择其他菜来种,这次试试通菜。今天是劳动节假期,一齐来劳动,岑L和小雨的劳动成果,拔草一堆。

5月8日,第一批苋菜上市,答谢微信一直支持和鼓励的同学。

5月12日,暴雨一周的广州出现蓝天白云,茉莉花准备盛开了。此时,栅栏已经搭设1个月,目的仅仅是装饰,让照片靓点没那么单调。丝瓜已经攀爬到2.5米的棚上面了,顶棚需要尽快搭起来了。
5月16日,瓜苗长势迅速,一面2.5米高4米宽棚架已经满足不了丝瓜和节瓜的藤攀爬,开始搭顶棚啦。这里开始,按时间顺序上片。每个周六日都是工作日,甚至周一至周五的晚上也会开工,还有每个早上都来看看。带上音箱、相机、啤酒、食物、手机、手套、工具,开工。

高手指点,玉米要自身授粉,可以种密一点,所以,播种时选择了2棵一起种,每坑间距20厘米,似乎有点密了。5月17日,首批玉米开花啦,玉米苞也快见到啦。辣椒苗也生得不错,不过似乎播种太多了,2款辣椒有几十棵了。

砍掉的杜鹃花保留了树头,移植到水池旁边,专门加高了泥土。估计这棵杜鹃日后会成为一个制高点,可惜老妈说杜鹃花不吉利。每次飙出了新枝叶就给老妈掐掉,晕了。辣椒苗的长势也喜人,也是时候从小盆迁移到花坛了。这次种了2款辣椒,一款是普通的菜椒,一款是超辣的指天椒,2种辣椒种植的数量有几十棵,预算收成来算,辣椒会是最大数量的品种。香菜也是最早收成一种菜,不过成活率只有2/3,好多苗都死了。用了一个大盆装香菜,可以常年食用,还有不停的播种才行。

水煮苋菜,用来打边炉更好吃,Seven.Sem作品。

去玩巽寮湾回来,这天终于放晴了。准备工具,上菜园钻孔,这个星期要完成顶棚的铺设啦。说了那么久顶棚,次次都是每天动一点,累积下来,这周就要完工啦。

夏天的太阳偏北,再过一个月,北面的房屋就会遮住这炎热的太阳,菜园会有一半的菜不能受到太阳直射了。5月12日,玉米长势喜人,同事说万一不出玉米苞,砍了树也一样的能吃,玉米杆就和甘蔗一样甜。好明显,这是安慰人的话罗,我家的玉米肯定能结果噶。

白菜也能收割了,收获的喜悦到处跟人分享。楼梯口的杜鹃,以前都长到四周都是了,现在砍了重新发过枝叶。

晚上,上菜园搭棚。前日打了冲击钻,今日上螺丝,把竖杆立起来先。靠近菜坛的竖杆一端插入去,用2个卡箍固定。

肥料用剩饭做

5月16日,第一轮的才全部拔完,第二轮开始种瓜果啦。首先要全部菜根掀翻出来先,重新犁田。葱和秋葵混种着,田里的杂草已经好多了,开拔。玉米都超过一个人的高度了。

不知不觉,丝瓜都手臂那么长了。

拉电灯,夜晚继续工作,搞到10点终于全部搭好个顶棚。迟点,可以考虑在菜园安装射灯啦,晚上都可以上来玩。顶棚用了3种不同尺寸的竹子来搭的,中间用索带固定。

天台菜园经过春季整理、播种、搭棚、施肥、收获之后,夏季开始走上轨道了。虽然种植的失败比例还是很高,但已经比春季好转好多了,慢慢摸索到植物的规律了。
高清链接:咱家的天台菜园(2)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403
Jun.07 这时距离玉米播种相隔2个半月,多数玉米苞都长出来了。收获,多么让人振奋。

自从迁移了番茄之后,长势喜人。不过大风或者下雨之后,泥土松脱,整棵番茄会歪倒过来。等发现之时已经有点晚了,这次用2块砖把泥土压住,避免整棵树又倒了。不过等到树茎越来越大,砖头都不顶用了,码个架子非常必要,可惜等番茄全部死光,我才醒悟到。

在盆友圈分享和求助种植的事情,得到好多好友的支持和帮助,好多知识也开始积累到。双岗区同学的建议辣椒叶也可以拿来吃的,不过掐断辣椒的叶子也是思想斗争了好久才下得手。

Jun.08 下班回到家就要接班凑仔了,把FG带上菜地,我去干活,TA去玩笔泥。不过嫲嫲不太喜欢,担心这里的虫子咬人。虽然也开花也结果,但是丝瓜长得并不让人喜欢,缺乏营养了,肥力不够,要不要补点钾、钙、镁呢?

还是不用复合肥了,那就呕剩饭作为肥料吧,如果其他蔬果都像玉米那样长得那么好就爽了。Jun.11 春节时只剩光杆的勒杜鹃重新焕发了生命,枝叶越来越大了。一有新枝冒出来,我都会把新枝掐断,要在这个时候让更多的旁枝生长,以便长得更粗壮,树形更好看。

Jun.13 玉米已经超过3个月啦,是时候摘啦,再不摘虫子都吃光了。 对比玉米的丰收,丝瓜就太差劲了。秋葵的长势也很喜人,花开得不错,而且多。拔掉玉米衣,可以直接就啃了,满满的成就感啊。玉米衣和杂草专门有个坛装着,用来呕肥。

今天天气非常好,棚架上的人参果和丝瓜无序地攀爬着,非常期待以前果园的那样可以遮挡太阳。辣椒已经吃几轮了,每过几天就可以摘一次。秋葵除了竖直生产,现在也开始出现旁枝啦,原先25厘米的间隔已经不够啦,大叶地下的泥土都晒不到了。

Jun.20 秋葵长得成型了,但苦于经验不足,摘不摘好呢?自从开始种植,也在微信和微博加了公众号,慢慢学到一点知识。原料,秋葵的花用来泡茶会好好喝,但一直未去尝试,一旦把花摘了,就结不了果啦,等日后多到吃不完再去挥霍吧。

Jun.23 玉米多数都有2颗玉米苞,有些更加有3颗,所以长势不同。叶子大部分都枯黄了,谋划着丁同学介绍的用玉米杆熬水喝的计划。玉米杆开始要拔掉,重新种过一批啦。Jun.27 上班前趁阳光还没那么猛,赶紧把玉米杆拔掉,第二季的玉米要赶快播种啦。

上来菜园,拔草是必修课。那么多瓜果,秋葵是最好吃的,特别用来点芥末,那种眼泪流的感觉非常的好。水瓜一颗就能爬满整个棚架,生命力真的非常旺盛。高产的瓜果除了秋葵和玉米,就轮到辣椒最多了。

几天的大雨,杂草丛生了,手不能停啊。天窗旁的秋葵泥土比较少,但也长大了,但对比明显,营养不足,好像瘪三一样,放多点米饭补充营养。棚架的东面,快覆盖满了。白天时间在家时间少,多数下地会在夜晚和早上上班前。不过晚上灯光不足,是时候安装照明系统啦。 茄子大起来啦,记得以前老妈种过茄子,好大棵的。

每次看见失败的种植,一旁总会有另外一些鼓励的东西在支持着,今天TA是辣椒。指天椒也大了,准备变色。水瓜的瓢虫好多啊,都把叶子啃成了洞洞。今天最后一片玉米也拔掉啦,再不拔,老鼠也来了。

Jun.27 进入6月底,人参果的藤盖过了丝瓜的藤。 玉米杆放一边暴晒,等干了就烧掉呕肥。 重新整理一下天窗3边的泥土, 把玉米的根部撬出来,把底部的泥翻出见见阳光。Jul.03 秋葵大量上市啦,这几棵送给亲爱的同学们,还亲自配送到文船门岗。

这块地种了最多东西了,分别有茉莉花、水瓜、辣椒、茄子、指天椒、人参果和番茄。 指天椒成形了,等由绿变成红色就能吃了。 丝瓜看上去太老了,既然不能吃,作为景观也好啊。Jul.04 太阳下山,开始烧玉米杆啦,哎,广州的PM2.5我贡献了不少啊。


傍晚7点几,开始播种:这次有玉米、节瓜、香菜和番茄。近来雨水特别多啊,不知道对作物有什么影响呢。丝瓜太老了,吃不了,微信好友告诉我,老掉牙的丝瓜可以做丝球刷,一物多用。

傍晚再次上来,和早上又不同的一番景象,这次有点秋天的赶脚。这是什么瓜啊?光开花不结果,没长多久就枯黄了叶子。第一轮的指天椒也开始收获啦。Jul.12 嫲嫲今天好辛苦地去拿蕉叶,煮好之后拿出来晒。天台铺到满满的,不够位置铺还铺埋隔离伯婆家的天台。这都是为了明天3月的波罗诞包粽准备的,足足提前8个月。

Jul.12 这是一棵无名树,但长势非常的好,不够一个月就超过1米了,现在足足有2米高。在微信好友的帮助下,得知这是豆豆,大圈说是海南豆。会不会吃了激素啊?长得那么高噶。虽然长得高,但树茎好幼,吸取番茄的经验,拿来竹竿支撑下先。

Jul.21 秋葵接二连三的收获让人喜出望外,继续吃吃吃。今晚来个白灼秋葵,用芥末、熟油和酱油点。老妈移植过来的几棵薄荷也能吃了,好香啊。 几颗茄子都正常长大了,不过新播种的几颗茄子给了潘老师试种就失败了。

,
Jul.22 上次做的辣椒非常好味,今天宅男厨房再度掌厨:在文冲市场买了辣椒、肉肉、姜蒜;洗好切好;多油猛火爆香;非常简单的做法,放入玻璃瓶存放,我的辣椒酱又搞掂了。这次比上次味道上更有层次感和鲜味,不过保存时间可能会短好多。

水姨给了4棵芋头,可是老是忘记带回家,几天终于记得了。马上补种,还依然存活了。自从FG沉迷菜园玩笔泥,嫲嫲下令不让上来之后,FG都好久没上来菜园啦。现在玉米的虫已经没有了,上来玩下可以吧。

最后一次拍番茄啦,一周后死于雨天。 Jul.30 第二季的玉米播种40棵,仅仅存活4棵,哇,大失所望啊。查查原因,可能因为种子的存放地点出问题了。春季温度不高可能没事,但夏季湿度高气温高的4楼不是存放种子的好地方。悲伤地送别玉米种子,好彩还有茄子和辣椒安慰一下。Jul.31 赶紧去萝岗补充翻一些种子。这次买了水瓜、介兰、芥菜、番茄、玉米,芹菜。

天台菜园继续完善设施,大夏天铺设了人造草坪,安装了LED射灯,还架设了太阳伞,放置了玻璃台,配置了音箱。在猴哥的分享下,拜读了早安园艺的微信公众号。由此买了王梓天的小阳台大园艺,学了好多关于园艺的基础知识。
有开心有满足感,当然还伴随了悲伤。这回再次播种,但收获是最小的一次,天气的原因吗?开心放暑假离家去棉湖5天,而天台没淋水,搞到作物大面积的枯竭。
高清链接:咱家的天台菜园(3)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428

Aug.02 播种芹菜、番茄、水瓜、芥兰、芥菜、玉米,结果全军覆没,没有一棵苗长出来。

我的工具有点简陋,都是被淘汰的用品,继续发挥预热。最靓的当数不锈钢铲子了,是香肠公司上次投诉而淘汰的,废物利用下吧。唯一买的是棉手套,正面带防滑功能。

利用相机的遥控拍摄功能,和手机连接起来,自己就能摆拍。老妈的薄荷好香,摘了又有,一遇雨天就疯长。由于铺设草地,杂草坛也该撤了,拔掉的草就直接丢泥土上面沤肥。未去南澳岛前,水瓜还攀爬得好犀利噶,一棵就爬满2个架子。

海南豆也由2米疯长到3米了,不过进入9月发现好多毛毛虫,需要逐条清除。4楼的杨桃树枝叶也茂盛了,尽管这里的土很少,也未结过果。

Aug.10 南澳岛嗨皮完回到家,想哭啊。水瓜藤几乎都干晒了。连根最深的杜鹃也难以幸免于难。秋葵的叶子更是一地都是。

Aug.10 下班后去云埔工业区的物流园拿草坪,而太阳伞也在放假期间到货了。Aug.14 收工后路过百立生,采购射灯、胶水,晚上都可以开工了。

Aug.12 家里种菜的好处就是可以立等可吃,从落地到进入肚子里少于30分钟。

把地面清洗干净,准备裁剪草坪,直接就铺上去了。 在各边留20厘米空,简单地铺在水泥地面。原先计划用胶水黏贴也不用了,这样可以随时掀起来清洗,更重要是避免积水。FG首先来尝鲜,来草地踩踩先。

Aug.17 刘同学给的木瓜苗开始焉了,赶快补种,非常期待木瓜的生长。一棵种茉莉旁边,一棵种瓜棚下。草坪真好,天台地面可以成为玩耍乐园啦。Aug.23 茄子挂果成熟啦。第二造玉米也开花啦。今天摘香菜、辣椒、茄子和指天椒吃 。葱也长大了。

Aug.24 晚上也可以开工啦,买来线槽、弯头、三通、插座、电线和射灯,开着小音箱播放着音乐。

Aug.26 今天收获2根秋葵的种子,不知是哪位好心人送给老妈的了,非常感谢。趁着月色,赶紧播种,等大了再迁移到天窗菜坛。同时,旁边也第四次对玉米播种,结果让人失望,又失败了,这次是一棵都没有成活。

今晚继续安装射灯,铺设的线槽分别在4个角落开口,并留一条备用电线,以方便日后安装插座。周一晚电线不够,周二去庙头踢球,等到周三补充电线继续安装。用火点燃电线外层胶,一摸就全部断晒,哇,这商家真没良心啊。这种电线还可以拿出来卖,价格还比我前天的贵,傲雪,看来这家伙不想在村里做生意了。

Aug.28 10天后的木瓜苗成功种活了。香菜也开花了,可以用来伴碟上菜。薄荷叶也长得好快,摘了又有,老妈用来煲汤,整个厨房都芳香扑鼻。孟同学说,薄荷用来放车里,预防晕车很有效。

根据射灯的走向,陆续搞好每个角落的铺设,收下接口,避免入雨水。晚上将新书放床边,临睡前就看几眼,根据这几个月积累的经验和恶果对照书本的介绍,梳理一下对错,持续改进。

白天外出时间不多,晚上凑完仔就可以上来继续干活了。好多年前弄的移动灯管还能继续使用,在未正式亮灯前,这旧家伙发挥了重要用途。
, 
22:00蠡园菜园亮灯仪式正式开启,邀请两个小家伙点灯。灯光向上内侧倾斜,所以不用太担心影响到邻居,其实也就25W一盏,不会太亮。

Sep.01 低角度拍摄海南豆,看上去开花了,快结豆了。Sep.02 香菜已经好老了,是时候拔了。Sep.03 阅兵放假日,周五也可以上来搞搞菜园啦。连续的雨天,瓜棚恢复了元气,新的枝叶攀爬得几好,但水瓜就基本停止了生长。

杜鹃花生长旺盛,伸出来的枝叶遮挡了阳台,好吧,得修剪枝叶。Sep.04 上2周去鱼塘挖的塘泥悄悄运回菜园,给老妈知道肯定又被骂一顿。趁放假,平铺在池里晒晒先。回想起拿塘泥上来就辛苦了:村里对污水管改造,鱼塘干涸了,可以落去笔泥;笔泥放在岸边晾晒,好久没用过翻铲,弄到左右2个水泡。

今天也把太阳伞拿出来砌,10分钟就完成了安装。但是固定遇到了麻烦,淘宝上的款式明明就是用水码固定的,而给我的是用爆炸螺丝固定。在顶楼哪敢对楼板钻孔打爆炸螺丝啊,堵水泥才10里面厚。 下午去完扒龙船训练,晚上继续来菜园。不过晚上干的活很受限制,更多的是开始享受劳动成果了。晚上可以来一辑微距拍摄,但是相机最近拍摄距离是15厘米,变焦镜头是25厘米,毫无微距可言。改用手机拍摄,哇,靓几倍啊。

Sep.06 上班前,浇浇水先。昨晚,将侧面的阳台墙也铺草坪了,饼姐将侧面涂鸦更好看。这个建议太有创意了,喷漆不贵,但我不会画画啊,家里就LD能画几手。Sep.09 文园老表在群里问边个有无喷农药的瓜菜,哈哈,这会我可以帮上忙了。

Sep.10 秋天来了吗?四楼的桔子变黄了。Sep.12 今天采摘一些茄子、辣椒和茉莉花,瓜果送给冷同学和张同学,茉莉收起来尝试泡茶。沤肥几周的粥粉面饭今晚拿上菜园,直接浇到泥土上。

Sep.17 经过3周的发芽生长,秋葵苗长大了,这周可以移植到菜坛了。哇,竟然发现3棵折弯的秋葵,原来昨晚浇水太大力,泼断了三棵苗,好心痛啊。

通菜长大到可以吃了,不过太少了,实验成功了。收菜啦,继续辣椒和茄子,拔条青草衬托一下,下次我要种下其他少有的品种啦。

晚上继续潜心学习,这才发现,以前的做法多么的无知,难怪成活率那么低啦。

Sep.27 2015 八月十五中秋节上来菜园点灯笼赏月;28日再添置一批灯笼和蜡烛,拿埋茶具上来,追月。
高清链接:中秋夜菜园赏月2015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431

进入金秋十月,菜园还是生机勃勃,除了大范围播种多数未能出牙生长外,一切还顺利着。国庆黄金周的台风期间也能坚持住,少数叶片吹落,未有太大影响。采购的10几款种子都播种了,成活率小于一半,看来瓶颈依然还在播种那里。热心的邻居从隔离天台送来泥土和泡沫箱,又可以大展拳脚了,尽管那是黄泥。
看过几篇关于旧屋改造的文章,多么想有个庭院,有个鱼池,有个小桥。想过无数个在菜园加鱼池的方案,自从除夕我的2米鱼缸破裂之后,养鱼就停了大半年了。进入11月,菜园重点将是鱼池方案。
高清链接:咱家的天台菜园(4)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447

楼下的杨桃也开花了,这是结果的节奏吗?还未在家吃过杨桃呢?
.JPG)
十月,蠡园天台菜园迎来第一批访客,一起玩下浇水、播种、摘果,分享一下种菜的快乐。

菜园是FG玩耍的好地方。晚上十点孩子睡觉之后,就开始打理我的菜园啦。第二季秋葵的长成,是最大的安慰,太多播种连牙都未见到。劳作的间隙,还可以用手机拍下逆光之美。累了就玩下艺术创作。

棚架的水瓜彻底枯竭了,百香果占据了整个棚架,而且越长越好。选择百香果真是个明智之举,生长力旺盛,而且冬天都保持常绿。更好的是虫害少,无需怎么打理就成荫了。

时不时还有别样的访客光临

国庆黄金周遇上台风天,赶回广州看看菜园有无事。好彩,台风没有正面吹袭,只有部分树叶吹落,影响不大。海南豆有一棵歪了,其他因为有柱子架住,都挺过来了。地面都是吹落的树叶和泥巴,清洗一下草坪。

高清链接:
沙浦蠡园天台菜园回顾(上)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947
沙浦蠡园天台菜园回顾(中)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948
沙浦蠡园天台菜园回顾(下)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