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湾会堂










波罗诞五子朝王

77 黄埔区横沙村
2021年5月上旬,继续记录一下黄埔城中村改造的过程,这次来到横沙村。
高清链接:黄埔城中村改造2021---横沙村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2986

横沙的签约率早已90%,拍摄当天已经开始拆屋比较长的时间了。

这几年同横沙接触多了一些,舅父阿姨老表们都好几家搬入丰乐路的豫章苑,每日送孩子上课也经过这里。

孩子的书法班和树童英语也在横沙村这边。

这里是大沙地地铁商圈的核心地带,村子里有密集的人流。

书香街是横沙文化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和乞巧节一样,引领黄埔的潮流。

回溯到1991年和1992年,是来横沙最多次的年代。那时候妈妈发冷衫花,猎德和横沙是主要的拿货地点,一个暑假下来15岁的我几乎骑着28寸单车来车货。一件冷衫200文,车6打货就万几文了,运输的压力非常大。但钉珠花的人工才20文一日左右,那些年年收入才几万一年。我们家也是靠妈妈在船厂上班之余经营这个工作坊维持着生活,有时候一批货下来要几十人来做。我们家在沙浦东路最早建成入住的三层楼,也是靠这个收入建起来的。唔知道老板肥婆一家现时过得怎么样,那时候日日见,熟络到不得了。那时候没有留下任何影像,用其他村拍摄的图片来唤起回忆。

横沙村貌

10几年前,还参加过户外活动--黄埔传奇城市定向活动,机缘巧合下组织者后还成为了横沙的书记。当年在罗氏大宗祠前的合影。

拍摄当天不断有机械在不同地方拆卸紧

祠堂里面的人气还是挺旺的,多为老人家在休闲娱乐。

靠近大沙东路的房子还未怎么动

这里人才辈出,祠堂门口的旗杆夹让人联想到这里充满历史充满文化。

唯一感到不适的就是信息不通畅的年代传染病让人听到横沙就胆战心惊,有机会走过书香街附近闻到古旧建筑的异味就有这个感觉。

其他城中村清拆时公告栏基本都没用了,而这里还在正常运作,周边的其他地方好多还能出租。而入住多年的回迁房都更换了一替又一替的租客了。

78 黄埔九沙村
2021年5月下旬,第一次来到九沙村,继续记录一下黄埔的城中村改造。
高清链接:黄埔城中村改造2021---九沙村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2991

作为黄埔区最靠近的天河的村庄,这里反而是临港一带经济最为薄弱的地方,村容貌可能落后20-30年的水平。

村内外的景色相差也太远了,旁边就是临港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鱼珠,再过小小就是车陂、金融城和CBD。

不过这里的生活也很安详,与世无争的感觉。

这里的居民基本是水上人家,上岸居住后形成九沙村,家家户户依然保留着水上作业。

日后这里将是广州第二CBD配套的休闲主题公园所在地

这里有一位黄埔区足球和龙船界的顶级枪手在,九沙村也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

水退时,河床露出一条龙船来。

枪手介绍河涌整治后,这里靓了好多,傍晚的日落更是不容错失。



79 黄埔鱼珠
2021年5月下旬,这次来到鱼珠,继续记录一下黄埔的城中村改造。
高清链接:黄埔城中村改造2021---鱼珠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2996

鱼珠这里其实是城镇改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中村。

在鱼珠码头车渡是个欣赏日落的好地方

从黄船码头往过去,对面就是鱼珠。
长洲和鱼珠之间可以选择客渡和车渡

经过几十年光景,鱼珠由盛转衰,时光轮流转,这里又将腾飞起步。

鱼珠码头的日落名不虚传

周边城中村的房子已经在2000年前后完成一次大规模重建,而鱼珠这里依然破旧不堪。

一些房子门窗已拆,应该是已经完成签约交楼,但也有好多房屋住着人。

现时已经更换晒D电动船了

码头是鱼珠地区来得最多的地方,下一站通常是长洲或者大学城。

可口可乐在江边占有最靓的位置

港航中心成为进入黄埔区的标志性建筑

大型工厂、集装箱、港口和码头让这里成为最具黄埔临港经济区特色的风景。
